中国历史上为何唯有岳飞能与关羽并称武圣?只因一个字
知之
知之 > 正文

中国历史上为何唯有岳飞能与关羽并称武圣?只因一个字

01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武将,能在浩若星河的将星中称为“武圣”的唯有关羽和他二人而已。

关羽被尊为“武圣”,不惟其勇,更因其“义”,所以凡江湖中人至今仍拜奉关二爷。

而岳飞其韬略强于关羽,论个人武力则显不如。虽然野史说他“箭法很准”,但这仅是古代名将之标配,还没听说过历代哪位名将箭法很臭。所以他能与前者同列,所依仗的是一个“忠”字。

岳飞、关羽并称“武圣”,可谓“忠义”齐名。

但中国自古“忠”排在“义”前,所以岳飞能追封“鄂王”,关羽只落个“汉寿亭侯”(关羽称关帝爷,是清代褒封的阴间称号)。樵人这里不是说关羽不忠,只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关羽忠的不是汉室,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义兄刘备,所以这仍只是属于“义”的范畴,纵使“义薄云天”,但与精忠大节相比也仍嫌不济。

岳飞以“忠”称颂于后世,以战功成名于南宋,一般史论大概均以“抗金名将”冠之。但是岳飞在当时赖以成名的最初战功并非《说岳全传》里对粘罕的“青龙山大捷”,而是生擒了在相州作乱的“贼寇”陶俊、贾进,也就是捉住了地方上的两个土匪。之后岳飞因父丧回家,两年后因生计再次投军。但直至靖康元年归属宗泽之前,岳飞与金兵交战一直以溃败为主,仅有两次数量仅以百人计的小胜。一年后,开封沦陷,二帝被俘,金宋军事力量的对比优势达到最顶峰。

高宗赵构登基后,无力北伐,此时的岳飞没有机会与金兵交手,却在平定叛乱、流寇、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收获了累累战功,同时不断收拢其他将领的部队,壮大力量,并一路官至刺史。后建炎三年金兵毁约南侵,岳飞率部抗击,历有清水亭、牛头山等小捷。建炎四年五月,岳飞乘胜收复建康,华夏振奋,盛名一时无两。毫无疑问,这是南宋和整个中原翘首以盼的一次胜利。

不过岳飞的横空出世几乎是与金兵战斗力的飞速倒退是同步的。因国内政事混乱,军纪废弛,数年前习惯于嬉闹南来,满载北还的金兵,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不光是岳飞,韩世忠、张浚、刘琦、吴玠等各路将帅也是捷报频传。黄天荡、仙人关而且此时的岳飞并非方面大帅,更非韩、张、刘、吴一流的节镇,只是都统制陈淬帐下的一员部将,虽然他的名气早已远超上司。

真正把岳飞推上一流将领的还是内战。

1131年,高宗改元“绍兴”。“绍”是继承,“兴”是中兴,从这个年号来看此时的赵构似乎首次有了恢复二京的意愿。绍兴元年至三年,岳飞转战中原,将饥民败军组成的流寇李成、张用、曹成等次第击破,并平定了吉、虔二州的叛乱。高宗因此手书“精忠岳飞”四字赐为岳家军军旗(岳母所刺“尽忠报国”四字因此讹传为“精忠报国”),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并应岳飞之请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升岳飞为神武后军统制。南宋撤销御前营后主力军即神武军,分前后左中右五军,岳飞掌管后军(《五岳祠盟记》),与刘光世、韩世忠、杨沂中、张浚并列南宋五大主力司令。而且其中岳飞年龄最轻(30岁),声望却能与韩齐名,并隐有超越之势,而且兵力总数于五军中排第二之众。

岳飞的时代似乎到来。

02

但是岳飞为什么在事业的巅峰骤然跌落,甚至没能得到同为中兴将领的郭子仪那样的圆满结局,反而落得身首异处?除去赵构、秦桧这些众所周知的外部因素,樵人以为大约还有岳飞在性格上的缺陷这一内部因素。

一、 岳飞不擅交际,树敌过多。这放在普通人身上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放在军事统帅身上就是致命伤了。仅举一例。岳飞早年“使酒不检”,就是纵酒无度,曾因醉酒几乎将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活活揍死,“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三朝北盟汇编》载)”。赵秉渊捡回一命后说什么也不愿再在岳飞麾下,投奔另一大将刘光世去了。

与岳飞合作过的各级将领,从早年的“八字军”王彦,到同为“中兴四将”的韩世忠、张浚、刘光世均产生过激烈矛盾,就连对他提携之恩最重的宗泽,也闹出过不快。王彦当年是岳飞上司,因飞素不从驭,气得宁可辞官也不愿与其共事。不过岳父与杜充不合则是因杜充怯战二、 居功自持,骄矜自傲。岳飞以壮岁得志,位列将閫,得意之情常常不加

掩饰。《岳侯传》载:岳飞向高宗上书曰“臣闻汉有韩信,项羽授首;蜀有诸葛,先主复兴。臣虽不才,窃望比此。”竟公开自比韩信、孔明,不仅让同僚心生龌龊,亦令高宗不快。

绍兴五年,“入觐,封母国夫人;授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岳飞得了侯爵,母亲也封了国夫人,成为有宋一朝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此时竟 “以目疾乞辞军事,”刚加官进爵就说眼睛有病,要辞去军事职务,这显然是嫌赏赉不够。高宗懂得,并回应“不许,加检校少保,进封公”。不但不许他辞职,而且立即由侯爵提拔到公爵,以满足岳飞。

绍兴四年,岳飞第一次北伐十九日 [23] ,岳家军正式出师,自江州向鄂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挺进。大军从鄂州渡江赴郢州,岳飞在江心对幕僚们发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要录》卷79绍兴四年八月丙申)

绍兴六年,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高宗“又令湖北、襄阳府路自知州、通判以下贤否,许飞得自黜陟。”也就是湖北(当时叫荆湖北路)省长以下的官员由岳飞随意罢迁。但同年,“居母忧,降制起复,飞扶榇还庐山,连表乞终丧,不许,累诏趣起,乃就军。”岳飞回家为母守孝,不从上命复职,而且还上了庐山,并连续上表要求守丧三年。高宗明白原因——岳飞要求将刘光世的淮西军纳入自己麾下没有如愿。于是派李若虚和王贵上山敦请岳飞。李王二人在庐山盘桓六天之久,岳飞仍拒不从命。王贵乃飞之嫡系,甚至哭跪求道:“今殿帅不肯就起,某命必不保。”见岳飞如此,李若虚不顾位卑厉声斥道:“如此违抗君命,朝廷岂不疑虑——岳帅手握兵柄,这是意欲何为?……况且宣抚使本一农夫,受朝廷如此恩荣,岂是报效之道。如您还不肯回鄂州军营,我们二人必定受刑而死,我二人究竟何负于宣抚使,宣抚使要将我们置于死地?难道宣抚片无愧疚之心?”

李若虚到底是文臣,不向王贵一般武夫,几句话说明了利害关系,岳飞这才下山回军。

这是岳飞第二次撂挑子不干了。

还是这一年,岳飞第三次要撂挑子,原因是和另一个元帅张浚拌了嘴,“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终丧服,以张宪摄军事,步归,庐母墓侧。”和张浚吵架的当天就上奏章辞职,并在未得到批准的情况下把工作交给张宪,自己步行回家,在母亲墓前盖了间茅草屋住下守墓。

这次的挑子撂的有点儿毫无道理,和同僚吵架是常事,至少不是大事,皇上也没有偏袒他(您吵完架就跑了,想偏袒也来不及啊),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

接下来的剧情更逗比了,“帝累诏趣飞还职,飞力辞,诏幕属造庐以死请,凡六日,飞趋朝待罪,帝尉遣之帝大悦。”高宗屡次下诏岳飞都极力推辞,于是高宗命岳飞的下属在岳母墓旁也搭间草屋陪岳飞住着——“死请”。就这样岳飞还又硬撑了六天才下山。

我要是有这样的下属我也受不了。

03

二、思想越位。所谓“越位”,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摆正位置。有宋一朝,皇帝对武将的制约是始终如一的,强如狄青也免不了大志难舒抑郁而终。岳飞能成长为如此名将,是因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与其将才相比之下,他的政治才能颇显低下。

当时岳飞军中流传一句话:“人在,岳家军在,大宋江山在”。句中的“人”,自然不是千人一面的普通战士,而是岳飞本人。不管这口号是岳飞本意还是出于战士们对主帅的爱戴,在外人听来,这都是把朝廷的军队当成了岳飞个人的部曲。而在朝廷来看,这简直就是与唐朝藩镇割据无异的军阀做法!

关于这一点,我还是要为岳帅说句话。岳飞以乡野一农夫投身行伍,毫无门阀背景,仅凭武略进阶,一步步累至一方节镇,可以说就是凭一腔孤勇而已。十多年下来,仍无木可依,茫茫如不系之舟。而他的上司张所、宗泽不可谓不忠而晚景之凄凉悲惨,

《满江红》中有两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意思我年过三十,功名皆无都如尘土;转战千里,辛劳却无人记得,只有云月知晓——简直是在发牢骚。

岳飞为表壮志,屡次上表“收复故京,迎二圣南还。”这样简直是在表态:“钦宗才是正统,你高宗是临时主持工作的代理皇帝”,自己把自己划到了当今皇帝的队伍之外。

高宗一次召岳飞入朝,岳飞竟突然当面提出;“为固国本,陛下应立在资善堂读书的建国公为太子。”此时的高宗才30岁,又无恶疾,何以急迫到不立太子就影响国本的地步?况且高宗因受金兵突袭之惊吓丧失生育能力之事,朝野上下早已人言啧啧,岳飞竟直指皇帝作为一个男人的最大痛处。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高宗乃是太宗赵光义之后,而建国公赵伯琮不是高宗嫡出,是太祖赵匡胤的后裔。“斧声烛影”,千古疑案,岳飞你想挑战什么?!挑战太宗一系百多年来的皇权合法性?

可以想象高宗当时的心中是何等的震惊与愤怒。但他仅仅说:“朕不疑卿之忠,然卿拥兵在外,此时非卿应所关心。”高宗没有发作,不是量大,而是尚未弄清这是岳飞一人之意还是代表了整个军方的意志。当从薛弼处得知岳飞“密奏均亲自撰写,不予他知”后,高宗确定这只是岳飞自己的意思方才放心,随即命宰相赵鼎警告岳飞。我想此时,高宗第一次有了诛杀岳飞的念头。

四、性格的晦涩。岳飞早年从军,其母及妻子刘氏留居安阳,后来岳飞接走母亲,却不接刘氏,刘氏无依无靠,惟有改嫁,但夫君亦为军人(竟也在岳飞军中),死于战场。后来韩世忠收留了她,并命岳飞“复取之”,岳飞给刘氏“钱三百千”,自此了断。

蔡州之战时,岳家军家眷大都留在鄂州。战罢归来,部将贺舍人举报妻子与当地僧人通奸,岳飞一查又牵连出许多类似情况。他竟然想一查到底。副将薛弼劝导:“大肆盘查,原本恩爱的夫妻也许会拆散,爱面子的会恨你,不妥。”岳飞表面答应,私下先将贺舍人妻子与奸夫沉江,而后依旧一一盘问,结果大都无据,但全军上下鸡飞狗跳,最初举报的贺舍人也懊恼而死。

岳飞舍弃妻子在先,却无悔意,妻子改嫁后丧夫,若不是韩世忠“多管闲事”,三百贯钱他也不出。部下家眷通奸一事,处理的更显失策,无人满意。

岳飞对于人性的晦涩可见一斑。

试问长期以来如此做派,虽有精忠之心、杀敌之功,又怎能人见人爱?所以后来岳飞被污下狱,竟仅有三人为其上书。所有武将皆闭口不言,仅韩世忠一人到秦桧面前说了句气话。

风波亭——最终的悲惨

绍兴十年,金兵毁约南侵。岳飞在北方义军的呼应之下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但宋高宗不准,只令他援淮西。岳飞二月九日接第一份手诏,即决定十一日出兵。他身患重感冒,依然亲率军为前驱。

《王次翁叙记》记载岳飞仅行三十里即驻军不前,应是不实之言。但宋高宗令岳飞援淮西的手诏竟有十五份之多(现全部保存在《鄂国金佗稡编》),比催他撤军的十二道金牌还多,却也令人对岳飞驰援命令的执行情况产生疑问。不过也有一说是岳飞虽然出兵较早,因张俊从中作梗,又折回池州。但以岳飞的性格似乎不太可信。

绍兴十年秋,岳飞被迫班师后,多年之功几乎尽毁,愤而再次辞职。

宋廷随即宣布韩世忠和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三天后,宣布撤销三大将的宣抚司机构,将他们手下的诸统制人马直属“御前”,直接解除岳飞等官高权重的大将兵柄。

秦桧之子秦焙后来在官史中供认不讳,“而此辈跋扈自肆,意外事有叵测者”,“削尾大之势,以革积岁倒持之患”,表明了高宗对岳飞骄矜恋栈的猜疑。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宋高宗谕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实际宋代史料并无“风波亭”的记载),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可叹岳飞忠贞不贰,天纵英雄,却渡不过自己人性的暗河。

#今日推荐#

中国自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后的2000多年,无论历史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封建帝王们对至高无上皇权的追逐和维护都是竭尽全力的。“贵为天子”的帝王们,生前不遗余力追寻长生不老的仙丹,企盼永享荣华富贵,死后亦难舍奢华的气派,把皇陵建造得胜似金銮殿。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入关后分别修建了东西两大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东陵和西陵都分别埋葬了哪些皇帝皇后,哪些阿哥公主呢?扫描图中二维码,我们一起来听

清代皇陵秘闻录(清西陵)

了解清代帝王后妃那些鲜有人知的宫闱秘辛

中国历史上为何唯有岳飞能与关羽并称武圣?只因一个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