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文化精髓的北京胡同,有着怎样的特色
知之
知之 > 正文

饱含文化精髓的北京胡同,有着怎样的特色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胡同是城市的脉络,是生活的场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熟悉家门口的胡同,对它的过往和趣事如数家珍,饱含着深厚的胡同情结。北京胡同也因此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色。

特色一:数量之多

元末,白鹿洞书院山长熊梦祥在《析津志》最早记载了胡同:“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 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衖通。”“衖通”说的就是胡同。明朝的胡同多了起来,文人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收录了1170条街巷,其中胡同有459条。清末学者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中,北京共有2077条街巷,胡同就占978条。

上图_ 民国的北京胡同旧照

上图_ 民国的北京胡同旧照

民国时期,陈宗藩编写了《燕都丛考》,北京的街巷增加到2623条,胡同有959条。1951年印发的《北京街道地名录》,记录当时有3216条街巷,有1039条是胡同。据2003年刊印的《北京胡同志》统计,北京老城现存胡同1928条。胡同的数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呈上升趋势。

现存胡同中,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它与长安街平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北新华街,全长6500米。

最短的胡同是位于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处的“尺大街”,仅长25.2米。

前门大栅栏的钱市胡同,中间仅宽44厘米,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东起府右街,西止西单北大街的灵镜胡同,宽达32.18米。

在西四附近的砖塔胡同,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就有它的影子,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如果说北京是一个人,那么胡同就是身体里密布的血管,它带动了整体身体的正常运行。

上图_ 北京传统的四合院,那些清朝官员的生活

上图_ 北京传统的四合院,那些清朝官员的生活

特色二:功能之全

除交通外,胡同还承担着其它功能。元朝定都北京,建立了以四合院为主的居住模式,四合院的连排相依,自然形成了胡同。它不仅为四合院的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环境,还为街坊的划分提供了界限依据。另外,发生火灾时,胡同能够起到阻隔火场的作用。

据《大清会典》记载,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内外城以胡同街道为基础,修筑了1700多处栅栏,这么做可以加强居民的管理,朝廷以胡同为单位,进行户籍统计,还可以有防盗的作用,保护居民人身安全。

胡同还肩负着经济功能。明清时期,大同、唐山和门头沟来的煤贩子,在煤市街堆煤买卖,形成北京最大的煤炭交易市场。不仅如此,骡马市、菜市口、珠市口、灯市口等胡同,也是因繁荣的商业活动而得名的。胡同不只是城市的一部分,更是北京人草根生活的一部分。

上图_ 清朝北京地图

上图_ 清朝北京地图

特色三:人文之精

北京的胡同有着不同的故事。清末学者震钧在《尺飓偶闻》中指出:“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富贵人多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东富西贵”是旧时北京特殊的人文现象。北京内城有9座城门,外城有7座城门,构成了“内九外七”的城市布局。东西城是指内城中轴线东、西两部分。

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担负着漕运和物流的功能。在东单船板胡同一带原本有水路和通惠河相连。运粮船一部分继续航行到积水潭,另一部分在船板胡同卸货售卖,久而久之形成东西走向的繁华街市,由于北京人将江南产的糯米称为“江米”,爱屋及乌,这条街也称之为“江米街”。

明永乐年间,朱棣还都北京,大运河有一段航道直入皇城,船只来往不利于皇城的安全。船运的物资只能以通州码头为中转站,在陆路转运进城。江米街此时改名为东交民巷,朝廷就地建造了“京师十三仓”,用来存贮江南运来的漕粮。这就是“东富”的出处了。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清朝时,皇家活动和八旗子弟学校集中在西城。在西城至少集中了40个王府,如恭王府、醇王府等,现存的王府仍有15处。康熙皇帝生有35子、20女,长大成人的有24位皇子和11位公主。这些人有一半住在西城。清初八位铁帽子王中,有五位的王府坐落在西城。不仅如此,达官贵人也大多居住在西城,如和珅、琦善、明珠、蒋廷锡、张之洞等均选择在西城建宅。

进入民国,东富西贵的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西城的醒王府、郑王府、礼王府、薛王府和愉郡王府被改造成文教机关或高等学府。顺承郡王府成了张作霖的大帅府。民国的新贵富绅打破惯例,选择居住在东城。段祺瑞择居朝内北小街的吉兆胡同,徐世昌住进东四六条流水巷。随后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李宗仁等先后在东城安家落户,大有“东贵”后来居上之势。不论贫富贵贱,胡同始终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上图_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

上图_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

特色四:名人之味

胡同和名人是形影不离,相辅相成的。位于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号称史上“最牛胡同”之一。它曾是蒙古阿史那氏族的聚居地,明朝时初具规模,有80多个四合院。史家胡同59号,是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祠堂,后来改建为教育八旗子弟的“左翼宗学”。清末,这里是清朝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人在此中榜,赴美深造,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全国妇联、香港《大公报》驻京办、北京人艺等机构都曾在史家胡同办公。此外,胡同里有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和状元洪钧的四合院,民国名将曹锟、傅作义、李树春、刘文辉、才女凌叔华也曾住过这里。建国后,徐向前、李天佑、章士钊、李维汉、黄敬、华国锋、荣毅仁、乔冠华、臧克家、英若诚、濮存昕等也常住史家胡同,因此,史家胡同有了“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称。

上图_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上图_ 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宣武门外的半截胡同一样誉满京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书法法何绍基是这里的住户,鲁迅曾住在胡同里的绍兴会馆,写出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还写下了72篇随感录和50多篇译作。地处半截胡同另一头的广和居饭馆,是京城四大居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翁同龢、张之洞、曾国藩、刘葆真等人是这里的常客。胡同和名人的交集,为北京增添了一抹平易近人的高贵气质。

胡同是有形的,它规划了北京居民的生活单元。胡同是无形,它是北京人心中的文化符号。每一条胡同是微观的帝都风景线,每一风景线给北京带来了烟火气,每一处烟火气有家的温暖和亲人的问候。上千条胡同汇集成了底蕴深厚、百业兴旺的活力北京。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

【1】孙 宇 《北京胡同文化》

【2】高 峰 《北京胡同》

【3】王铭珍 《北京的胡同文化》

【4】李 坤 《近现代北京胡同的历史变迁及其文化价值》

【5】无 名 《史上最著名胡同:史家胡同》

#推荐#

照片和摄影,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回忆?老照片中究竟保留了多少中国文化与文明?是不是越贵的摄影器材,拍出来的照片效果越好?用手机是否能拍出来和相机一样的大片效果?到底什么摄影器材才最适合你?

扫描下方二维码,听来自美国国际摄影展览金牌奖得主的摄影课,从摄影器材到拍摄技巧,杨晓利老师为你一一解读。

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知之Known】,点击底部导航栏【全部课程】,在【我的】页面即可找到已购课程,方便后续收听~

90后摄影师6年专注拍大海:原来大海有50种蓝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