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为什么说清朝的“皇权集权”程度,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要高


来源:凤凰网知之

中国封建社会体制是君主集权制,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这种集权制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简言之,随着封建帝制的不断深化,君主集权制也随之加强。君主高

中国封建社会体制是君主集权制,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这种集权制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简言之,随着封建帝制的不断深化,君主集权制也随之加强。

君主高度集权伊始被认为在明朝,从明太祖老朱皇帝,罢黜宰相开始,君权或说皇权再不分立之人。但实际上,明朝皇权集权也停留表面,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体制根本。其实,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君权高度集中的王朝仅有大清王朝,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null

图1 清朝省制 图

为何大清王朝会实现高度君主集权呢?笔者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而在大清王朝政权建立之时,地处“白山黑水”的满族人社会制度还是部落化奴隶制度,较之中原文明,确实落后。造成这种落后,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大明王朝实施针对关外少数民族的排外制度,导致关在各民族发展与中原脱节。正是这种奴隶制度地影响,随着爱新觉罗家族的壮大,在征服了众多满族人部落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尤其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领导人,就成了整个满族人的“主人”,这个观念一直延续到大清王朝灭亡。

在清朝,满大臣在皇帝面前可以称“奴才”,汉大臣要称“臣”而不能用“奴才”自称。读者朋友可能会说,“奴才”是侮辱之词,谁还稀罕这个自称?依照正常汉语标准“奴才”确实不是好词,但是,在清朝满大臣称“奴才”那是皇帝“自家人”之意思,“臣”就意味着你是来服务人员,并非自家人,这个事儿乾隆皇帝就曾特地下发谕旨说明,熟远熟近显而易见。

再举个例子,咸丰时期,太平天国大兵压境,因为国家军队废弛,战斗力低到惊人,咸丰皇帝对待满洲旗人文臣武将,那真是气急败坏,批复这些人的奏折,经常性地破口大骂,而且动不动就以杀头抄家威胁,但是咸丰皇帝对待自己更加反感的曾国藩什么态度呢?无论皇帝对曾国藩多不满意,最多也就是讥讽加命令,从未有过谩骂和更加过之之语。这并不是皇帝给曾国藩面子,而是“自家孩子管打管骂,亲戚家孩子不能动手”之道理罢了。所以纵观大清历史,主流还是重满抑汉。

基于这种传统的主仆观念,大清王朝统治者很容易达到集权于一身之目的。

null

图2 剿灭粤匪图

2. 前车之鉴

大清王朝问鼎中原之后,统治阶级对中国历朝历代得失成败,做了大量的总结工作,作为借鉴,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尤其是对大明王朝之兴衰历程,做了大量研究,大明王朝就是清朝统治者的“第一面镜子”。这“第一面镜子”给清朝统治者们敲响第一声警钟就是皇帝庸碌而致使皇权旁落,而皇权旁落的直接恶果就是朋党之争。可以说,大明王朝就是在这无休止的朋党争斗内耗中,自己“玩”死了自己。所以,为了避免如此惨痛的恶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清朝统治者们要将权力牢牢抓在手里,绝不留给身边的大臣奴才们太大的“发挥”空间。

正是这种时时刻刻存在的危机感,驱使着清朝统治者一步步加强自己的皇权。道理很简单,钱还是揣在自己的兜里最保险!

null

图3 明朝官场上的地域朋党斗争

3. 雄才大略的君主

中国封建社会政体制度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那就是人治大于法治,而且这一共性特点愈演愈烈。我们读史品评一段时期吏政治理得失之时,多说的也是统治者之能力如何,而政体制度之优劣往往次之。这并非是大家没有意识到政体制度之重要性,而是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帝之下,制度这个东西对皇权的约束力实在是太低了,好坏与否自然与其相关性就小得多了。这是中、西方封建历史最为大相径庭之处。

既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制度是附属皇权,是随着皇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那么决定其执政时期得失成败就与其个人能力就是强相关了。因而,能否真正做到大权独揽自然也和皇帝个人能力息息相关。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自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在前几任能力出众且勤于政事的皇帝治理之下,确实也是做到了集权。但是随着后世子孙皇帝们的能力下降和对待工作懈怠之态度,又致使皇权旁落。这一旁落不要紧,要紧的是由于相权缺失,使得旁落的这部分皇权,无法落到某个人或职能部门领导人手中,导致在争夺这部分权力之时,出现了互相倾轧的党锢之争,这也就是前文提及的前车之鉴。所以问鼎中原之后的大清王朝统治者们就要拼命地加强皇权。

null

图4 清朝官制表

大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确实,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各朝各代,帝王们整体能够如此勤政的朝代,大清王朝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不到如此,大清王朝还“幸运地”做到接连三代,即康、雍、乾三位皆是雄才大略之君,而且历时一个多世纪之久(从康熙十四年到乾隆四十年)。在相对清明与有效的治理之下,大清王朝将中国封建统治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各项指标推向顶峰,更将中国领土之版图扩充为最大,更奠定了今日我国之领土版图。有的朋友会有质疑,唐朝时期版图是超越大清的,但是唐朝时期很多地方仅是名义归属,中央政府并没有对边塞地区做到有效控制。但是大清王朝不一样,中央政府确实做到对每寸领土之管控,这绝对是前朝所未有之功绩。

在这些骄人政绩背后,在三位君主更是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皇权集权制。康熙皇帝亲政之后,一步步摆脱先祖们遗留下来的亲王议政制度,更是通过“南书房”这一个讲学机构,将内阁拟票于朝堂之上,变为帝王私下授意而为之。雍正皇帝上台之后,更是开创军机处,相当于直接将内阁变为自己的私人秘书,我说啥你干啥就完了,拟票这个冠冕堂皇的过程都免了。乾隆皇帝更是直接在朝堂之上宣布:我朝帝王历来就是乾纲独断!将集权统治之霸气侧漏无疑。乾隆皇帝更是通过对宗室、外戚、朋党、官宦甚至是普通人民权力之彻底打击限制以及思想钳制等手段,真正做到了集各路大权于一身。可以说,封建帝王真正做到从上位伊始到龙驭上宾,权力没有丝毫放松之人仅有乾隆皇帝一人。

null

图5 乾隆皇帝(1736-1796在位)

因此,皇帝集权程度之高低,还是帝王个人能力水平绝对是主导作用。正因如此,大清王朝的皇权集权制度也是不可能稳定持久的。

大清王朝通过几代强势领导人之统治,确实将皇权集权程度推向高峰,也确实很有效地避免了重蹈大明王朝之覆辙。大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抑制外界分权势力最好的一个王朝,这是集权皇权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更是深远,要怎么说大清王朝最后还是没能彻底摆脱皇权被移花接木之惨剧。咸丰皇帝之后,两位“载”字辈皇帝都被慈禧太后老佛爷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是这负面影响恶果之一。而这负面之作用,又何止皇权被窃?

制度上的严重缺陷,最终决定了大清王朝必将抵挡不住历史之滚滚洪流。大清王朝近300载基业,被定格于公元1912年,中国终于结束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进程,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从鸦片战争后,读书人意识到了晚晴封建意识上的守旧与西方科技文化的冲突,开始思考怎么样把晚清从社会守旧制度的泥潭当中拉出来?以及中国学术从自身进行突破,走向改革的道路。为什么当时的思想家开始集中研究日本的科学知识?理想的仁政和外部刺激的改革,对于当时的晚清社会,又是怎样一部沉浮录?

知之×历史研习社推出中国近代史精品课程,由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带来——

带你理解近代中国最具智慧的思想

扫描下方二维码,发现“知之”微信频道,从明末清初,至中日黄金关系十年,我们会为你一一解析那些历史中的小细节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