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洗牌!找个企业混吃等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来源:凤凰网知之

从2018年开始,经济形势变了。中国职场规则也发生巨变。求职者,特别是年轻人很快就会发现,天堂和地狱就是硬币的两面,紧紧相连。

年轻人爱跳槽,这在中国似乎已经是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共识。

中国职场人士对一个岗位平均坚守26个月,而同期美国的数据是56个月。

智联招聘《2018新型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数据显示,42.8% 参与调查的求职者在当前工作上干不满 1 年,这比前一年的36%高了近7个百分点。

能频频跳槽,抛开个人能力,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经济好,机会多。因为总有单位缺人,求职者也总是能轻易找到下家,虽然高流动性持续让企业头疼,但公司里“混日子”的员工也没好到哪去。

从2018年开始,经济形势变了。中国职场规则也发生巨变。求职者,特别是年轻人很快就会发现,天堂和地狱就是硬币的两面,紧紧相连。

过去,年轻人是因为任性,一言不合就走人,用跳槽来摆脱眼前的不顺,但现在却开始变得谨慎,要面临养活自己的问题,甚至还要面对人工智能、减员提效等内外部的因素,从而被淘汰、被选择的境地。

其实,很多人都对这一不确定性充满危机感,只是贸易摩擦却让它瞬间降临了。

根据智联招聘《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报告》,外企虽然在“百强雇主”榜单上依然风光,但下滑趋势明显;“制造业”异军突起;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的雇员和企业格外耀眼。这些背后都隐隐浮现着着经济周期叠加贸易摩擦的身影。

伴随着职场规则巨变,不懂得选择企业的、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的、无法适应新技术的雇员,正在或很快就会吃到苦果。

2017年,95后“Z世代”开始进入职场。面对着复杂的经济形势,年轻一代似乎显得无所适从,游离于各种类型企业之中,跳槽比变脸还快。他们坚信工作即生活方式,却对新技术和新趋势浅尝辄止。

新时代的年轻人必须抖擞精神,正视职场规则的巨变了,否则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就将成为失业的第一年。

01

不确定性缠住外企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一方面,新“冷战”氛围正日益加深,为外企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另一方面,中国开放大提速,让外企在走与留之间愈发彷徨。

十几年前,外企曾经是中国年轻一代最向往的就业之地。如今情况则每况愈下——虽然从绝对比重来说,外企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但热度却在加速消退。

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数据显示,在去年外企便已经在招聘市场遇冷,2017年第三季度,外商独资企业的就业景气指数降为0.59,在所有企业类型中排名垫底。

外企撤资和裁员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此前外资工厂聚集的苏州反而成为了外资撤出的高发地:

2017年1月,希捷苏州工厂正式宣布解散,裁员规模涉及上千人;

2017年上半年,住友电工苏州FPC部门关闭;

2017年7月底,JDI苏州厂宣布关闭,裁员数千名员工;

2018年1月,偏光片龙头日东电工苏州厂宣布关闭,裁员近千人;

2018年7月16日,欧姆龙苏州厂宣布永久关闭,裁员近两千人;

……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物质条件比较充盈,有更多选择、更多条件去关注个人感受和体验。外企收缩让更多人人转而选择职场氛围相对自由的私营经济。

但民企并不安全。2018年三季度,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各地纷纷开始驰援民营企业。但在此之前,去杠杆、环保风暴、融资难……民企的日子并不好过。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面临的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持续发酵,这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考验。在大势面前,个人选择空间被压缩,如果不具备过硬的工作素质,在企业混吃等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02

制造业复兴

开矿山、起高楼、造汽车、搞互联网……这些都曾让国人引以为傲。中兴事件,愈发让中国意识到只有制造业,才是实打实的博弈。

美国人注意到了,所以特朗普高喊制造业回流,让美国重新强大;中国人意识到了,所以把曾经的“世界工厂”的帽子戴在了东南亚地区的头上,开始发力产业升级“高端制造”。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土地成本上升,低端制造业迁出中国的步伐早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和精密制造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制造打开的新大门上写着四个大字——“中国智造”。

智联招聘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报告显示,“百强雇主”主要分布在生产/加工/制造行业,比互联网行业多出了4个席位。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指数)进入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排名下滑,从第一的“宝座”俯冲至第四。尤其是第二季度,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减少6%,首次出现需求的负增长。这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蜕变已开始发生。

数据来源: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互联网与制造业,一虚一实,却不仅仅是你追我赶的关系。看似高大上的人工智能,背后仍然是大量“码农”一去不复返的茂密发型。中国互联网的终点站,是制造业。

制造业的“回温”,伴随着互联网“天花板”的出现。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总用户规模,2018年前9个月才增长了3400万,而去年同期是6400万。

微信使用时长在下降,抖音等短视频使用人数在下降。京东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与二季度相比,京东活跃用户数量环比减少860万。营收下滑还可以美其名曰调整方向,可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活跃用户数减少却是致命的打击。

对于初入职场的95后“Z世代”来说,互联网的战火才刚刚燃烧起来,战场就已经不在了。

蓝领码农这个行业才刚刚兴旺了七、八年,就出现了大萧条的拐点。

中国制造业升级,自然呼唤着更优秀、更具有智能思维的人才。

在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行业,博士学历的雇员年薪高达80万元,让众蓝领为之扼腕,但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制造业蜕变的题中之义——让拥有真正的一技之长的人发挥出价值。互联网圈子也有一种说法:“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人工智能。”

毕竟,一台机器人可以轻易替代一间餐馆的服务员,餐馆的服务员却不一定能轻易操纵一台机器人。

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全球制造业在重新洗牌。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真正的一技之长并能够为“中国智造”做出贡献的人才,才能获得属于这个时代的“铁饭碗”。

这是一个真正要把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时代。

03

国企的僵化面孔或将改变

虽然国企一直在进步,但整体进步的速度显然并不让人满意,距离“现代企业”还有不小的距离。

国企至今被诟病的依然是低效率、潜规则、臃肿组织机制等等。

《2018新型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揭示,“开放自由的工作氛围”在员工喜爱的企业文化中排名第一;66%的职场人看重“成就感”,并且7成员工期待“轮岗制”,显然这些没人指望在国企实现。

但2018年的局势却逼迫国企改革提速。越是经济承压的时候,中国却是需要高质量、具全球竞争力、更高效的共和国长子来为国分忧。

同样一本报告的数据揭示,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认为下班后随时待命的比例最高。这着实打破了我们对这类企业“钱多活儿少混日子”的刻板印象,他们在切实的发生着改变。

国企等大企业的内部革新终于提上日程: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效率;

通过提升社群意识和引入人工智能取缔潜规则;

通过引入扁平化甚至是无边界组织结构提高信息流动

……

国企和外企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诸如本地化方面,甚至很多比外企做得更出色,一些卓越者在企业文化感召力方面,甚至能独树一帜,这也是很多求职者转向国企的原因。

正如智联招聘2018年新雇主经济演进的趋势中指出,职场正在演化为“智场”,企业应该摆脱管控的理念,转而成为服务的角色。以下这30家企业,就是新雇主经济趋势的先行者,在“智场”的构建中赢得了求职者的青睐及员工的忠诚度,在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

2017年,是95后进入职场的第一年,也是人工智能元年。麦肯锡调研报告显示,至2025年,颠覆性技术将给全世界带来14~33万亿美元经济效益。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AI相关职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增长了179%。

新技术的进入,迫使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在职场里的角色,要么具有机器人无法比拟的情感技能,例如创意、沟通、共情能力等,要么完成人工智能的“赋能”,成为“驯机师”,真正让人工智能在“人工”的统筹下,发挥高效的“智能”。

2018年,职场规则改写大幕已然拉开。还没有留意到这一点的年轻求职者们,或许将不得不面临“刚就业即失业”的尴尬困境。

各行业风口随时再变。曾经的高工资行业,还没有蓬勃发展就已转瞬即逝。到底什么才是引导经济前行的要素?我们如何能从信息中获取隐藏的价值?

知之×中信书院推出兰德尔·巴特利特教授的经济学课程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思维课

扫描下方二维码,发现“知之”微信频道,每周半小时,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遇见更理性的自己关注我们,更多经济科普内容为你呈现!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