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来源:凤凰网知之

看完了这篇一个世纪前的新闻稿,我们敬佩李鸿章不卑不亢的外交态度,也感慨历史惊人的相似和轮回。

日报君选取《帝国的回忆》一篇“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给读者分享这段精彩的回答。《帝国的回忆》作者郑曦原寄语:“亲爱的读者,这是在图书馆故纸堆里沉睡了百年的文字,今天它醒了,像一轮世纪的新月浮现在我们心中。”

1896年的9月3日,也就是122年前,李鸿章出访美国时,纽约日报(New York Journal)打响广告:“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天的报纸”。

当天,在纽约记者招待会上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Pinterest 李鸿章到达华尔道夫酒店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美国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尊敬的阁下,您已经谈了我们很多事情,您能否告诉我们,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呢?”

李鸿章回答到:“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

“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靠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美国记者继续问:“那么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使您最感兴趣呢?”

李鸿章:“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

“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清国和欧洲都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大清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为台风会很快把它们吹倒,而且高层建筑如果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设备也很不方便。”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The New York Times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美国又有记者问:“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

李鸿章的翻译马克先生插话:“在清国,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

“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入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对这个问题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很谨慎地说:“在我们大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

“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美国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鸿章回到说:“我知道,你们又将举行选举了,新政府必然会在施政上有些变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力法》的言论,我只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助清国移民一臂之力。

“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利法》进行较大修改。”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新三才

美国记者:“阁下,您能说明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路线的理由吗?是不是您的同胞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没有受到善待?”

李鸿章表示有两个原因不愿经过美国西部各州。

“第一,当我在清国北方港口城市担任高官时,听到了很多加州清国侨民的抱怨。”

“这些抱怨表明,清国人在那里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他们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

“而你们的《格利法》不但不给予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我不希望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也不打算接受当地华人代表递交的要求保证他们在西部各州权益的请愿信。”

“第二,当我还是一名优秀的水手时,就知道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我比别人年纪要大好多岁,从温哥华回国的航程要比从旧金山出发更短些。我现在才知道,清国“皇后号”船体宽阔舒适,在太平洋的所有港口都难以找到如此之好的远洋客船。”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Jewish Currents

李总督有点激动地继续说: “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

他不大的眼睛闪射出灼人的光芒:“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我们知道,《格利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

“如果我们清国也抵制你们的产品,拒绝购买美国商品,取消你们的产品销往清国的特许权,试问你们将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当成清国什么高官,而要当成一名国际主义者,不要把我当成达官贵人,而要当作清国或世界其他国家一名普通公民。”

“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廉价劳工意味着更便宜的商品,顾客以低廉价格就能买到高质量的商品。”

“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自豪吗?”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circlesandsquares.asia

“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因为你们禁止使用廉价劳工生产的产品,不让他们在农场干活。”

“你们专利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你们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你们发明的东西比任何其他国家的总和都多。在这方面,你们走在了欧洲的前面。”

“因为你们不限制你们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搞农业的人不限于搞农业,他们还将农业、商业和工业结合了起来。你们不象英国,他们只是世界的作坊。你们致力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事业。”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Surface mag

”在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你们也领先于欧洲国家。但不幸的是,你们还竞争不过欧洲,因为你们的产品比他们的贵。这都是因为你们的劳动力太贵,以致生产的产品因价格太高而不能成功地与欧洲国家竞争。”

“劳动力太贵,是因为你们排除华工。这是你们的失误。如果让劳动力自由竞争,你们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力。华人比爱尔兰人和美国其他劳动阶级都更勤俭,所以其他族裔的劳工仇视华人。”

“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帮助华人一臂之力,取消排华法案。”李说。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America's Story from America's Library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有记者问:“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很快反应:“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

“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

“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回顾:李鸿章120年前纽约时报的访谈,如今读着依旧让人陷入沉思

图源:China News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

“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一份伟大的报纸必是文明精神的一种体现,而我们的报纸还承担不起这份重任。

向李总督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此次访问的商业和政治意义。他挥了挥手,过了一会儿,才很冷静、若有所思地回答。他的脸就像斯芬克斯像一样,大部分时间内表情木然,显不出任何深刻的含义。

也许《格力法》激起了他的情绪,他用右手做了一个姿式,表示反对的姿式,这时他的脸才像动画片一样活了,但这种状况很快地过去,外交家的脸重又回到他那像大理石般亳无表情的模样。

李总督在结束采访时站起身来,向记者们很优雅地鞠了一躬。

看完了这篇一个世纪前的新闻稿,我们敬佩李鸿章不卑不亢的外交态度,也感慨历史惊人的相似和轮回。

鸦片战争后,当年的中国为何不能效仿西方开展近代科学?当年戊戌变法又因何失败?清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当年的思想家们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发展路程?

知之×历史研习社推出中国近代史精品课程,由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带来——

带你理解近代中国最具智慧的思想

扫描下方二维码,发现“知之”微信频道,从明末清初,至中日黄金关系十年,我们会为你一一解析那些历史中的小细节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