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为郭台铭、罗大佑、刘璇等人设计婚礼,这个白手起家的卖花女孩,让世界认识中国


来源:凤凰网知之

一个人只有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雕琢,在沉淀中寻找动力和方向,才称蜕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师”。

看惯水泥丛林的都市人,闲暇时光想必最理想的放松方式,就是能将自己置身于绿林当中,享受大自然原始纯粹的净化。

可并非人人都有这样的精力和时间,与大自然的接触成了奢望。

许多北京工作的朋友,就开始四处寻找可供休闲放松的绿洲。

终于在位于798核心区找到一间Botanica植物园餐厅。

餐厅门前一片黑眼菊、熏衣草。

推门而入,是一个挑高的门厅,顶上悬挂着巨大的植物吊灯。

通往二楼的木质台阶,左边是高达8米的植物墙,生长着多肉、兰花、石斛、鹿角蕨等植物。

右边则是落地窗,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植物墙上,春意盎然。

二楼更是植物的世界。

植物玻璃球吊灯,餐桌下的小型“奇幻森林”,能倚身而靠的高大树木。

这里有超过180种、2000多棵的植物。

偌大的空间就像是一个脱离尘世的森林,令人忘却了生活的焦虑和琐屑。

据说这个餐厅的前身是751厂的工会图书馆。

后来被一个名叫高意静的女士看中,于是耗时6个月将这里改成植物餐厅。

高意静是一位被美国SPECIAL EVENTS GALA AWARDS(世界公关活动大赏)提名15次,9次获奖的花卉设计师。

Special Event有32年历史,1986年由行业最权威的美国Special Events杂志创办。共设35个奖项,表彰世界各地比如品酒会、音乐会、贵宾宴会、车展等活动,含餐桌、美食、场地、花卉等设计和创新。每年都有来自120多年国家的几千个企业参与评选,比较熟悉的就有华纳兄弟、美高梅酒店,被称为“业界的奥斯卡奖”

有人将这里称为“中国最具自然美感的餐厅”。

但谁能想得到,这位将大自然带进都市餐厅的花卉设计大师,最早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花店老板。

01.

高意静出生在台湾。

1988年,高意静到美国俄亥俄大学留学,主修人际关系学。

她当时的男友,也就是现在的丈夫郭智铠打算在台北开一间花店。

年长她10岁的郭智铠对她说,如果不回来,那就结束吧。

郭智铠高意静夫妇

那时,高意静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而且有一家航空公司高薪职位正向她伸出橄榄枝。

与这些相比,卖花实在是一个很没前途的职业。

高意静的父亲为了阻止她回台湾开花店,特地赶到美国,开着一辆没有暖气的二手车,花了九个小时路程去劝导女儿,老人家到芝加哥时已冷得全身发抖。

或许是爱情的力量,或许是花的召唤。

1990年,高意静最终还是回台北和先生白手起家,开起了花店。

高意静在台北的花店

从职业范畴来看,高意静原来所修的人际关系学专业,与她所从事的职业半点也扯不上关系。

可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一个人的任何经验与学识,都将成为他往后人生的助力。

一开始,高意静的花店和普通花店一样,收入来源主要来自花束包装和插花培训。

她显然不甘于此,对花朵的喜爱,让她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将来会是“大师”,而不是“花匠”。

但“大师”不是凭空想象的,该如何从花匠进化成大师,是一条茫茫之路。

与原本就对花卉设计有一定研究的丈夫相比,高意静唯一的技能,就是用学过的人际关系学与客人交流。

每一个到店里买花的顾客,她都能温和对待,有的客人甚至只买一枝花,也能耗费高意静整整一个下午。

高意静总是不厌其烦与之交谈。因为她认为,每一个顾客,都可能是潜在的大客户。

果然,花店的口碑越来越好,渐渐就有客户找他们布置一些小型活动会场。

几年之后,高意静凭着积累的经验和口碑,开始渗透到官方领域的会场布置。

比如昆明国际花卉节的花车设计,甚至在1996年,还被APEC年会官方指定负责美国总统、菲律宾总统、印尼总统三国元首会馆的花卉设计布置。

这是一个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要知道,作为公司而言,任何一个案例,都是建立品牌的砖瓦。

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因为高意静的用心,小小花店就转型攻入花卉设计领域。

02.

当梦想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所需要的画笔与颜料,是耐心、毅力和不断自我学习。

高意静将公司打开了名气,又开始转攻婚礼顾问市场。

布置婚礼场地,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行业。

要想在一个老行业中闯出新名堂,不只是将会场布置得花团锦簇、豪华奢侈那么简单。

高意静想要做的是,抵达客户的心灵深处。

这时,她原本所学的知识早已无法支撑她的职业供给。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汲取养分。

她开始涉猎各类书籍,比如心理学,社会学,音乐,陶艺,古籍等。

遇到好的文章,她还将它打印出来,贴在公告栏让员工共同学习,以便与客户之间谈判言之有物。

高意静与客户无所不谈,从国内聊到国外,从旅游聊到美食,从衣着聊到音乐。

这些看似无意的话题,恰恰拉近了高意静与客户之间距离,发现了连客户都不自知的才华,并将它挖掘出来作为婚礼的主题。

效果往往令客人惊叹、感动不已。

有一回,奥运体操冠军刘璇在苦寻几家婚庆公司都不满意的情况下,找到了高意静。

当刘璇和未婚夫王弢踏进高意静的办公室时,听到的是王弢第一张专辑的音乐,这让刘璇夫妇非常惊喜,二话不说立即签约。

刘璇夫妇与高意静

还有一回,她帮郭台铭策划的婚礼时,制作了1000份卡纸分给郭先生资助的孩子们,最后这些卡纸被拼成一张“千囍”的背景墙。

看到“囍”上写满孩子们的祝福“郭爷爷你一定要幸福”时,婚礼现场感动万分。

高意静为郭台铭婚礼设计的“千囍”墙

走进客户心底,又能保护名人的隐私权,让高意静成了台湾政商名流举办婚礼宴会的首要选择。

在台湾,福布斯排行前50名里有12个家族是她的客户。

2004年,高意静为蒋经国先生的孙女蒋惠兰策划婚礼。

通过聊天,她发现男女主人个性是外圆内方的人,蒋家又是非常重视中国文化的家族。

《天圆地方》系列

高意静便将中国练习书法的九宫格置于圆桌内,方中有圆,圆中有方,设计出将丈夫比作天、妻子视为地的“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系列

新人的名字含“兰”,运用青竹搭配蝴蝶兰

“天圆地方”于2005年,被世界公关活动大赏评为“最佳婚礼奖”。

这是高意静拿到人生中的第一座奖项。

当时颁奖现场1300多人,她是唯一的华人,也是首位获得业界最高荣誉的中国设计师。

03.

高意静兴奋极了。

但她的先生却对她说,不用骄傲,放平常心,这只是对你人生的一个肯定,得奖并不是最好的,未得奖你也不是最差的。

如果说,设计与创新是高意静本身修行得来的成果,那她的先生就是她的心灵最重要的导师。

他一路上引导她,让她在成长中寻找充分的自信。

郭智铠是个资深的花艺推广教授,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他的插花被评价说深得日式花道精髓时,他也不解释,只闲闲来一句:“只要你看看书,就知道宋代中国男人簪花已经是风雅时尚”

2006年,高意静受邀到北京演讲。

这个南方的女子,立即爱上了北京的红墙白瓦、曲院深深,决定将事业北移。

但北京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冬天几乎看不到绿意,就算春天,很多植物也不可能生长。

一个好的设计,如果没有道具支撑,也等于是空中楼阁。

高意静作品《烟花巴洛克》

该如何解决困境?高意静将目光转向遥远的云南、泰国。

为了看一个稀有品种的农场,她能在西双版纳、泰国待上20天。

等她了解了花卉从产地采收、包装、运输的全过程,就开始为北京的宴会界,带来了惊艳的赞叹。

而古老的北京城,也激荡着她的才思。

有一回,北京有一个单位找她做一个餐桌的晚宴,布置一张直径为13米、容纳60个座位圆形的桌子。

从客户找到她,到晚宴当天,只隔7天(正常需要三个月)

时值7月,北京后海很多人卖莲蓬,高意静坐在车上,看到一束束照射下来的阳光与荷花市场的莲蓬相映成趣,突然福至心灵。

当天便设计出一场“荷塘月色”。

高意静作品《荷塘月色》

她用了4800枝的莲蓬和1800枝的绣球花倒吊在天花板上,作成一个直径7米的吊灯,来补足13米直径桌面所缺乏的“安全感”。

从来没有人将植物倒挂,“荷塘月色”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震撼。

该作品获得世界公关活动大赏三项奖。

那一刻,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亚洲女孩的身上,也刷新了对整个亚洲创新与设计理念的认知。

04.

高意静很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西方的设计虽然创新,但只有造型和色彩,只有东方的设计才有寓意,比如,竹子高风亮节,青松刚直豪迈。

把东方的寓意,注入西方的造型,将抽象与具象相结合。

这令她非常自豪。

高意静作品

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一名顶级花卉设计师,就是因为小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和养成。

 

 

结婚后又受先生的引导,开始研究《老子》、《庄子》,才有后来那么多天马行空的中国式设计。

她就像一个学者,将道家、儒家的元素融入花卉当中,传递着生命的音符。

当然,一个人近30年的成长,不可能没有遇到困难,高意静也一样。

比如公司经营整整6年才达损益两平。

又比如,2003年遭遇非典,公司差点倒闭。

还有一次,天花板上装蜡烛的玻璃瓶忽然破裂,烫伤了一名重要嘉宾。

为了表示歉意,她每天送花给那位客人,还专程奔赴瑞士学习玻璃和蜡烛的制造工艺和原理。

困难是拿来面对的,在她看来,她的每一项设计就是为了处理困难。

工作做到哪里,她就学习到哪里。

她研究月亮、磁场、能量的运行,来协助植物成长。

研究如何将户外植物请到室内生长、植物倒挂等技术。

慢慢地她读懂植物的语言,知道有些植物可以驯化,有些甚至可以作朋友。

从台湾到北京,从北京到世界,高意静由一个籍籍无名的“花匠”,成长为扬名国际的“花卉设计大师”,打造了两千多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与所有人一样,她从零开始,一朝一夕的积累、历练,最后才水到渠成。

20岁的积累,才有40岁的成就;40岁的积累,才有80岁的高雅。

一个人只有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雕琢,在沉淀中寻找动力和方向,才称蜕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师”。

无论是全职太太,还是职业白领,在你的人生中,都不应该停止学习,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只要它能给你带来快乐,带来幸福!

知之×前凤凰卫视主持人竹幼婷为你带来——

百分女性成长课

扫描下方二维码,发现“知之”微信频道,从学生时期的亲密关系相处,到婚后夫妻共同成长,竹幼婷会为你一一解答那些你没有注意到的女性问题。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责任编辑:高晓晨 PSY087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