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秦帝国速亡原因: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重视法家而忽略道德教化


来源:凤凰网知之

秦帝国迅速崛起,迅速统一,又迅速灭亡,真应了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千百年来,对于秦帝国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有无数种探讨。今天,笔者提出另一种原因,与大家探讨。秦帝国兴于

秦帝国迅速崛起,迅速统一,又迅速灭亡,真应了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千百年来,对于秦帝国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有无数种探讨。今天,笔者提出另一种原因,与大家探讨。

秦帝国兴于重法贬儒家,其本质是重视法术而忽略道德教化,最终也亡于此!

众所周知,秦帝国重视法家,而法家重视“法”、“术”目的是最后要达到“势”,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对民众施行“严刑峻法”,在高层大搞权术斗争,以期最后能够使得势力强大!这种做法的确可以使得秦国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壮大起来,然后迅速吞并六国,但是因为忽略道德教化,其灭亡也是迅速的!

上图_ 秦灭六国 示意图

秦始皇本人对道德修养的忽视

秦国的最高领导人秦始皇本人就是秦帝国忽略道德教化的典型!

众所周知,儒家讲求道德教化,重视“仁义礼智信”,而秦始皇本人则做出过对“仁”“信义”极大践踏的事情,这就是欺骗齐王建入秦的事件。

齐国不仅是孔孟诞生的地方,还是山东六国中受儒家影响最大的国家。

齐国末代君王齐王建的爷爷是齐闵王(就是成语滥竽充数中的那位喜欢听一个一个吹竽的君王),因为燕国将领乐毅率领燕国、秦国、赵国、韩国、魏国五国联军攻田齐,攻入临淄,被迫出逃至莒(今山东莒县),被赶过来救援但最终变心的楚军将领淖齿所杀。齐闵王的儿子、齐王建的父亲、后来的齐襄王田法章当时还是太子,被迫改名换姓,在莒城太史敫家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认为他相貌奇伟,便与他私通。生下了齐王建。

后来齐襄王继位后,立太史敫之女为王后,史称君王后。但是,谁承想太史敫居然不买账,理由是自己的女儿未经父母之命,六亲问礼就与人家搞到一起,是极大的丑闻,终其一生不见自己的女儿!齐国重视礼义廉耻可见一斑!

上图_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但是与齐国相对的,秦始皇则肆意践踏这道德王化——秦灭六国,最后一个是齐国。秦国是大国,实力强大。而且几十年间不闻战火,内部稳定,所以秦始皇也不敢贸然加兵齐国。于是,他仿效自己的祖先哄骗楚怀王入秦的手段,欺骗齐王建说如果入秦,与自己会面,就绝不灭齐!结果齐王建入秦,竟然被囚在秦国,三天不给吃不给喝,活活饿死!

要知道,春秋时代讲求“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现在你连来访的君都囚禁,致死了!不“仁”,不讲“诚信”,不讲“道义”,不顾礼义廉耻可见一斑!

上图_ 战国七雄

丞相李斯对道德修养的忽视

秦国的最高领导人秦始皇本人忽略道德教化,副手李斯也不逞多让!

李斯本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弟子。

要说荀子本是儒学名家,但却教出了李斯与韩非两个法家名人,这与其“性本恶”的性恶论有关。儒家与荀子相对的孟子强调“性善论”,讲求人性本善,所有恶都是后天因素影响,所以可以他用过教育化解。而荀子既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就只能推导出后天需要严刑峻法来治理了;除此之外,所有权术斗争也都是题中之义了!

受其影响,李斯形成了著名的“厕鼠不如仓鼠”的人生哲学——厕所之鼠见人就跑,仓库老鼠对人视若无睹,所以做人就要做仓库老鼠。因此,李斯形成了扭曲的富贵观:首先,世间富贵第一;其次,为了富贵,不择手段!

上图_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李斯所献“别黑白而定一尊”之万世国策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李斯直接参与了秦始皇死后的沙丘政变。

秦始皇死后,立下遗诏要传位给长子扶苏。赵高找到李斯,劝他烧掉遗诏,改立胡亥。最开始,李斯处于对秦始皇朴素的感情,拒绝了赵高。但是当赵高提出,若立扶苏,那么扶苏的老师蒙氏兄弟就会得宠,危及李斯的地位;还说从没见过秦宫中失宠的丞相有好下场的,这等于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触及了李斯心中那个最大的底线——富贵。于是,李斯改弦更张,迎立胡亥了!

可惜,无论“仓鼠”还是“厕鼠”,都是老鼠。是四害,就少不了被消灭的那一天。最终,李斯俱五刑,被灭三族,可悲可叹!

上图_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

将军蒙毅对道德修养的忽视

同样的,秦国的著名将领、法官蒙毅也忽略道德教化!

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策动沙丘政变,改遗诏立胡亥为帝。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扶苏与扶苏的重要支持者蒙氏兄弟。

扶苏与蒙恬是一接到伪造的圣旨即可就自尽了,但是,看见自己的学生与兄弟的鲜血的蒙毅却退缩了。他居然想苟且偷生。

不仅如此,他居然上书给胡亥,说“太子(胡亥)能独守宠幸,陪侍先主,周游天下,比起其他诸公子来,相差绝远,我还有什么可疑的。先主要举用太子,已经有好几年的积心了,我还敢进谏什么谗言,还敢出些什么计策呢!”这等于直接违背事实地承认胡亥是秦始皇认定的接班人。

上图_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

秦帝国上下一心,求富求贵,忽略道德教化

如果说秦始皇忽视道德教化主要体现在他不重视仁爱,信义的话,那么李斯篡改遗诏就是不忠,而将军蒙毅坐视兄弟惨死却想苟且就是不义。

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要求做人要做到“忠孝节烈”。因为只有做到“仁义礼智信”,才能做到“忠孝节烈”,只有做到“忠孝节烈”,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女子重视“贞烈”男子重视“气节”,子女重视“孝顺”家庭才能和睦;如果女子重视“贞烈”男子重视“气节”,子女重视“孝顺”,那么对待国家就会忠诚;

只有家庭和睦,臣民忠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而秦帝国上下一心,求富求贵,忽视道德,不仁不信,不忠不义用,而且用的都是权术,怎么能够长治久安?

上图_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

其实,早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客观地说,秦始皇意识到忽视道德教化的危害,所以决定册立扶苏为太子,就是看中扶苏对于道德教化的看重(虽然接到的是伪造的遗诏,但是马上就自杀,不管怎么说,也足见其忠孝)。

但是,已经晚了。赵高那句“我没有见过秦宫中失宠的丞相有好下场的”折射出整个秦帝国对道德教化的忽视,所以即使秦始皇想要改弦更张,助手李斯也会伙同赵高参与政变!

上图_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年—前195年)

汉朝对秦朝速亡教训的吸收

汉朝开创者刘邦亲眼目睹了秦帝国的速亡,吸取了教训。所以,汉帝国从一开始就重视道德。

刘邦一入关中,马上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这就是其重视信义的体现。这之后,无论汉帝国是重视黄老,还是重视孔孟,无一例外都是对道德教化的重视——老子讲无为而治,讲“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对法家的权术“折腾”的有利抨击;之后,到汉武帝时,觉得光是不讲求法术,“无为而治”还不行,要旗帜鲜明地提出道德教化的问题,就“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了!

文:牛奕达

《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著,为中国哲学的开山之作。

道,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德,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道德经》统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修身养性、人生决策、组织革新、企业经营、社会治理等各领域都有一以贯之的启发意义,因而古来称“万经之王“。学习国学智慧,理解中国社会,《道德经》是必修课。

知之&一路听天下推出文化精品课程

《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扫描图中二维码,黄明哲博士为您逐字逐句地详细解读《道德经》81章。通过学习,助你提升领导力、重构大局观,道眼观世,决策未来。

[责任编辑:王晓笛 PSY172]

责任编辑:王晓笛 PSY17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